Monday, May 25, 2015

And Isn't it Ironic



1.

龍洞回台北的快速道路上,大概因為飄雨又是假期尾聲,車速緩慢,心情頗為煩躁,找到解決的方式是在封閉的車體裡用手機大放串流九零流行金曲,辣妹合唱團、超級男孩、瑪丹娜、野人花園,整個回程Guilty Pleasure到極點。

終於放到Alanis Morissette的〈You Oughta Know〉,Flea的貝斯此時聽起來還是生猛有力,我轉頭跟鄰座的女友說嘿你知道這首歌是一九九五年出版的嗎?也就是說,這首歌大賣三千萬張的時候,昨天我們吃完乾麵回去高中社團練團室裡看見的那些小學弟都還沒有出生咧!

她說:「是喔,這首歌我也沒聽過。」


2.

另一個飄雨的下午,在因傷回國的紐約攝影師家裡喝威士忌,不知為何說到Taylor Swift。Taylor Swift 的專輯《1989》第一週就賣了一百二十九萬張,光這張專輯就佔美國全年度專輯銷售總數的百分二十二,可以拿出來比較銷售總數的專輯,是二零零二年的《The Enimem Show》。也就是說這十年間沒有一張專輯賣得比她還好,連Time和Bloomberg Businessweek都拿她當成封面人物,Bloomberg Businessweek下的標題很有趣。

"Taylor Swift Is the Music Industry"

攝影師說不知道Taylor Swift是誰,他把時間花在看《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3.

前陣子網路上轉錄的文章說根據Spotify的統計資料,三十三歲以後,我們就再也不會主動去找新的音樂來聽了。究竟是因為所謂的品味已經形塑完成了?還是對於探索音樂的熱情不再?或者以安慰劑的效用論,新音樂究竟是不如舊音樂,因此才貴古賤今?


4.

我不太看NBA了,場上奔馳的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球員大多小我十歲,今年的年度最有價值球員 Steven Curry是1988年次的(大Taylor Swift一歲)。好友F說他現在都特別注意跟我們年紀差不多卻還能在場上混的球員,有苦力,有射手,關鍵時候還是可以幫助球隊,但是通常跑過半場就能見到他們氣喘吁吁的模樣。

F的意思是,看著他們彷彿看著自己在球場上跑跳一樣。


5.

再過三十年,張震嶽開演唱會的時候,希望我兒子(如果有的話)也會買張演唱會的票給我,讓我可以在小巨蛋打個卡說「啊歌聲都跟年輕時一樣沒什麼變」

或者希望那時張震嶽還可以塞滿小巨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