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05, 2018

風土條件



Pablo(@willdawn)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1. 

關於風土條件,維基百科是這樣說的:

風土條件,此名稱來自於法國,是農產品在其生長過程中所依賴的環境因素的總稱,包含當地人的習俗、土壤、降雨量、日照、天氣、氣候等因素。特別是在勃艮第地區的葡萄酒,這種表現尤為突出,兩塊相鄰土地的土壤、地勢、朝向等因素有很大不同,所產的葡萄也有極大不同,而釀出的葡萄酒的味道也不同。


2. 

沿著波爾多右岸的小路前往瑪歌村,雖說僅僅只一線道多半個車身的寬度,但來往的車輛都開得飛快,才稍稍減速要把路標給看清楚,後方車子的喇叭聲馬上就響起來。遊客並不多,也許是冬天吧,至於亞洲人就更少了。

太太提前給幾大名莊寫了郵件,才有機會造訪五大酒莊。雖然有的適逢整修,有的推說是冬天,於是不接待外客,最後去了瑪歌堡和拉菲堡。各自有各自的氣派,每天都只接待限量的客人,且完全不接受觀光團。在瑪歌酒莊像是圖書館一樣的大廳接待我們的,是個年輕的法國女生,頗有點距離感,但說起自家的酒莊,語氣盡是自豪。「酒莊的建築本身和我們的葡萄酒一樣,都已經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了。」然後似乎有點不放心地加了一句:「所以參觀的時候盡量不要碰觸建築本體。」建築自然是漂亮的沒話說,最近才落成的新酒窖,選用類似老農舍的屋頂,但是卻放置在一個有現代線條的鋼製結構體上,因此完美地融入了整個酒莊的風景,她說酒莊的主人希望這個新酒窖也能留存兩三百年。新酒窖裡有恆溫恆濕的環境,鋼製的大酒桶,和一塵不染的地板,真像極了那些生產發光二極體的日本工廠。我和導覽的年輕女生說,我們也去過勃根地的酒莊,完全兩回事兒。她淡淡地笑了一下說這個當然,我們員工每天都被要求得打掃得乾乾淨淨。問起我們結束還有什麼行程,於是又笑了一下,「現在先不說破,待會你們到那裡就知道,雖然都是一級園,但是還是很不一樣的。」


3.

果然完全不一樣。

接待我們的是個踢著靴子的高壯大叔。靜謐的酒莊並沒有什麼客人,步入一九八七年才落成的主酒窖之前,大叔開玩笑說接下來是“Stairway To Heaven”,於是我唱了一段副歌,他大笑。領著我們循級而上,地窖像是電影《縱橫四海》裡張國榮和周潤發去偷畫的那個古堡。裡面放著酒莊從十七世紀開始釀造的幾乎每一個年份的葡萄酒,庫房陰暗潮濕又深邃,深不見底。八角形的主酒窖十足壯觀,酒窖裡放了一兩千只透著葡萄香氣的橡木桶,據說在淡季的時候,會舉行古典音樂會並邀請賓客一同參與。剛剛完成換桶工作的工人,拉著水管在蒸洗橡木桶,感覺有點隨性但是是有紀律的完成每天的工作。參觀後的品酒就在主酒窖裡進行,大叔在直立的橡木桶上點燃古老的燭台,倒了給客人試飲的葡萄酒。其實從來也喝不起波爾多的級數酒,所以對品飲的對象一點概念也沒有,只覺得和上午瑪歌堡的口味完全不一樣,瑪歌堡的葡萄酒精緻多巧,跟我印象中波爾多該有的雄壯深厚完全不同,拉菲堡就像男人釀出來的酒,丹寧還很重豐厚但是平衡,雖然請我們喝的年份至少應該再放個十年再開瓶才對。


4.

週日練完團,請V載我進市內拿車子。車上就跟他說我覺得釀酒與寫歌都是一樣的,什麼性格的人就會寫出什麼樣的歌,寫歌的人是直接不囉唆的個性,才能寫出直指人心的曲子,至於我的話,就只能弄一些拐彎抹角的東西了。V爺說要花這麼多時間擠出來的東西,不管是曲子或是葡萄酒,一定都會透露出自己原本的樣子吧。仔細想想,到了當地看見釀酒的人的樣子,種植葡萄的小山坡的樣子,幾乎就能夠猜出自己會不會喜歡這裡釀出來的酒,或者說,若是能喜歡上這瓶酒,必定也會喜歡釀出來這樣的酒的地方。然而亞熱帶高山島上成長的人,要想像一望無際的平原是不可能的。閉上眼睛就出現一條龍飛過,或是飛躍到種下葡萄的時空,完全是漫畫裡的故事。

5.

寫這麼長都是引子。其實最近弄到三瓶好便宜的葡萄酒,據說是波爾多的掮客到各大酒莊去蒐羅當季釀造完成但是來不及裝瓶的葡萄酒回來自己裝瓶。對象有列級酒莊,甚至還有五大堡的一級園,每年產量不一定,那當然不能夠用人家酒莊的名義賣了,於是酒標特地設計成一個神神祕祕的陳舊圖樣。問業務說那到底是哪一家酒莊呢?這是秘密但是就是你想的那個!不過因為是二〇一四年的年份,現在若是要喝得要先醒上四個小時。說來也頗有一點惡趣味,酒標上沒有酒莊名稱,沒有法定產區,只簡簡單單地寫了"Terroir de Margaux 2014",「二〇一四年瑪歌村的風土條件」,就是拿關鍵字去Google也查不到的酒標。

所以要不要來我家喝葡萄酒?

No comments: